玉梨魂[徐枕亞的小說]

玉梨魂[徐枕亞的小說]

徐枕亞的《玉梨魂》是民初言情小說的重要代表作,被譽為"言情小說之祖"。1912年徐枕亞在《民權報》任新聞編輯期間,創作了小說《玉梨魂》,小說先在該報副刊連載,繼而又出單行本。《玉梨魂》主要圍繞著何夢霞與白梨影、崔筠倩之間的情感糾結展開。《玉梨魂》發表後,一方面獲得了眾多讀者的喜愛,並風行一時,“再版數十次,銷行幾十萬冊,遠至新加坡、香港亦多次翻印”另一方面也受到了一些批評和指責,如在新文學代表作家眼裡,它“只寫了些佯啼假笑的不自然的惡札”,評論界對這部小說也給予了嚴厲的批判。直至20世紀末,學界對《玉梨魂》的評價才開始轉向,並逐漸回歸學理的層面,有學者認為《玉梨魂》是“對封建禮教的'質疑'".

基本信息

概述

玉梨魂(徐枕亞小說)玉梨魂(徐枕亞小說)
《玉梨魂》是一部哀情小說,它是鴛鴦蝴蝶派早期代表作家徐枕亞的成名作,也是這一流派成型時期最重要的奠基之作,被視為“鴛鴦蝴蝶派小說的祖師”。自從1912年在《民權報》上出版單行本以來,風行一時,再版達三十二次之多,銷量數十萬多冊,還被編為話劇,拍過電影等,風行一時,確是民國影響很大的一部文言哀情小說。

簡介

作品敘述了清朝末年的一個愛情悲劇,據說融匯了作者的一段少年經歷,因此寫來格外哀怨動人:梨娘不幸早逝夫婿,兒子鵬郎從師於教館先生何夢霞。隨著時光的流逝,梨娘和夢霞互相傾慕,產生了感情。但身為寡婦的梨娘,不敢逾越禮教的束縛,強迫自己過著痛苦的守節生活。為了從感情與道德的衝突中擺脫出來,梨娘說服夢霞與自己的小姑崔筠倩訂了婚約。然而何、崔兩人並無感情,大家的痛苦有增無減。梨娘於是採取慢性自殺的方式,含恨而卒。臨終留給小姑遺書一封,說明自戕身死的原因,並希望她的死能促使筠倩與夢霞成為眷屬。筠倩雖感嫂子的良苦用心,但她明白了夢霞另有所愛,終百感交集,一病而亡。夢霞眼見兩位女子為自己慘死,一腔孤憤,無處發泄,便東渡日本留學。次年,回國參加武昌起義,壯烈犧牲

背景

作者難忘自己在無錫鴻山下西倉鎮的教書生涯,與心儀的陳佩芬那一段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戀情,有一肚子的話要傾吐。他在楊樹園化南國小所撰的故事,正好有了發表的地方,於是他就將自己的那段沒有結果的愛情史繼續敷衍開來,吸收社會上不時聽說的新式才子佳人相悅相戀的風流軼事,寫成纏綿悱惻的情節,一部有情人不能成眷屬的才子佳人小說便誕生了。

影響

1913年,民權出版社將書印成單行本,前後再版多次,銷數達幾十萬冊,連香港、新加坡也有將它翻版的。當時,曾吸引了不少讀者,尤其是愛好文學作品的青年。它在當時文壇上也產生了巨大影響,一時仿者群起,由此而形成了後來被稱為“鴛鴦蝴蝶派”的小說流派
《玉梨魂》不僅一版再版,而且還出現了許多翻版偽本。時人稱“魂飛天外(銷路廣),魄力萬方(各地均有翻版)。對此枕亞一介書生,也無可奈何。這部小說後由上海民興社編演為話劇,在1924年被上海明星電影公司搬上銀幕,這就使它的影響更加擴大了。話劇演出時枕亞曾去看過,看後非常激動,寫下了《情天劫後詩》6首:“其一:不是著書空造孽,誤人誤己自疑猜。忽然再見如花影,淚眼雙枯不敢開。其二:我生常戴奈何天,死別悠悠已四年。畢竟殉情渾說謊,只今無以慰重泉。其三:今朝都到眼前來,不會泉台會舞台。人世淒涼猶有我,可憐玉骨早成灰!其四:一番慘劇又開場,痛憶當年合斷腸。如聽馬嵬坡下鬼,一聲聲罵李三郎。其五:電光一瞥可憐春,霧鬢風鬟幻似真。仔細認來猶仿佛,不知身是劇中人。其六:舊境當前若可尋,層層節節痛余心。夢圓一幕能如願,我愧偷生直到今。”毫無疑問,枕亞承認這部書寫的就是自己的戀愛婚姻。
從1912年出版後,吸引了不少讀者,尤其是閨閣女郎,幾乎人手一編,醉心於書中男女之戀。因此,徐枕亞還將自己的書齋命名為“枕霞閣”、“望鴻閣”等。

觀點

關於《玉梨魂》的創作,徐枕亞有一篇答讀者問,寫於1914年。全文如下:“辱書征《玉梨魂》全書,並囑於報端披露,雅意殷拳,足征同調。奈此書並無成本,逐日發刊,草率成章。統計全書約有20餘章,事跡甚長,且多離奇曲折,非七八萬言,不能發揮罄盡。今方續登第八章,全書脫稿,尚需時兩月余。三字品題,早貯胸中之竹;一枝禿管,遲開腕底之花。徐徐而來,源源不絕。枕亞文思遲鈍,固不能一時急就。報紙界限分明,亦不能連篇登載。大凡小說家言,其動人者每令人不忍釋手。已略得其端倪,便急欲窺其究竟。而作小說者,洞悉閱者之心理,往往故示以迷離徜況,施其狡獪伎倆,時留有餘未盡之意,引人入勝,耐人尋思。如十三四好女兒,姍姍來遲,欲前仍卻,不肯正遽以正面向人也。故作報章小說者,與閱報章小說者,其性之緩急,適成一反比例。無怪君之讀《玉梨魂》而欲向枕亞征其全豹者也。枕亞不文,草此書時,倉卒發稿,語多拉雜,方自愧有負歡迎本報者之盛意,擬俟全書登畢後,重加刪校,另刊單行本,以遍餉我同志諸君。但此書出版,計時需在明年,君果愛閱之深,迫不及待,則即今逐日所登載者,吉光片羽,亦可自珍;斷簡零編,不難成籍。只須費一時裁剪之餘工,便可得一種完全之善本。至其事之原委,第一章中,規模已具,明眼人自能辨之。堯夫詩曰:美酒飲當微醉後,好花看到半開時。竊謂閱小說者,亦當存如是想,常留餘地,乃有後緣。日閱一頁,恰到好處,此中玩索,自有趣味。山重水複,柳暗花明,惟因去路之不明,乃覺來境之可快。若得一書而終日伏案,手不停披,目不旁瞬,不數時已終卷,圖窮而匕首見,大嚼之後,覺其無味,則置諸高閣,不復重拈,此煞風景之傖父耳,非能得小說之三味者也。枕亞非小說家,率爾操觚,有漸畫虎,辱承下問,敢罄所懷。作者固有所託,索者必非無心,倘若時賜教言,以匡不逮,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流水高山,知音不遠,私心竊喜,無任歡迎。”在這封信中,徐枕亞的文學觀十分鮮明。他將小說的情節比作引人入勝的迷宮,好小說就是引導讀者猜想並證實的過程。所謂山重水複疑無路,忽見郎君施施來。掌握了讀者的心理,作者妙筆生花,移步作景,以暗示作恍惚的燈影,牽一團纏綿的紅絲線,曲曲折折,尋尋覓覓,騙得閨閣小姐盈盈欲淚,濕透香帕。

評論

玉梨魂(徐枕亞小說)玉梨魂(徐枕亞小說)
在談這部小說之前,請容我先介紹一下鴛派的情況。歷史推進到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後,曾在短時間內給整箇中國帶來巨大的希望和鼓舞,但隨著民國的建立,革命在許多領域流產,神州大地上剛剛升起的希望之光,很快暗了下來,政治形勢戲劇性的變化帶來的是政治低潮迅速蔓延全國,之前“政治小說”所表現出來的激昂的政治熱情迅速為“譴責小說”筆無藏鋒的嘲笑與謾罵所代替,接著,連嘲笑的熱情也漸漸消失,變成了用“哀情小說”的眼淚來自虐,借愛情悲劇來發泄頹唐、彷徨、懊喪、煩悶的情緒。這一點與西方英國二戰後出現的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極其相似。“鴛鴦蝴蝶派”這個名稱是民眾起出來的,因為當時那些作品中總是愛情故事,離不開“卅六鴛鴦同命鳥,一雙蝴蝶可憐蟲”的範圍,因而公增了這個使號。這一流派產生於20世紀初的“十里洋場”上海,清末民初初步成型,1910年到1920年達到全勝時期,直到新中國的成立,才在大陸消失,在其從興起到哀亡持續近四十年的過程中,它擁有龐大的作者群和讀者群,當時創辦的刊物有30時多種,最有影響的是王純銀和周瘦鵑主編的《禮拜六》。該派主張文學的娛樂性、消遣性和趣味性,注重題材的新聞性、秘聞性、傳奇性。該派最傑出的幾個作家是徐枕亞、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鵑和張恨水,人稱“五虎將”。
再回到這部小說,小說描述了一個悽美哀婉、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小說的主人公何夢霞,由蘇州到無錫鄉下教書,借宿遠房親戚崔家。崔翁之子病死,留下年輕貌美的寡婦和八歲的孩子鵬郎。夢霞白天去學校,晚上教鵬郎讀書。夢霞視鵬郎為己出,教養兼施,梨娘心中大感安慰,遂由感激到敬慕而漸生愛情。在兒子傳信的過程中,兩人感情俱增,但深知不可能違背傳統禮法而自由結合在一起時,梨影便想起了一個李代桃僵的辦法,將小姑筠倩許給夢霞,但何夢霞非白梨影,並以死相逼,遂白梨影以為她死了何夢霞就能死心了,所以生病後拒絕服藥,最後殉情而死。當筠倩看了白梨影的信以後,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又加上婚姻不能自主而鬱鬱寡歡,不久也夭亡。何夢霞受重重打擊之後反倒冷靜下來,按梨影生前遺囑東渡日本求學,辛亥革命時回國參加武昌起義,在一次戰鬥中壯烈犧牲,死前胸前還揣著與梨影唱酬的詩詞冊子。
由於作者在文中寫了太多的“哭”,主人公動不動就哭,葬花吊花,寫信寫詩更哭,遇到難解的矛盾和意外的打擊時要哭,並且哭過之後就生病;病了哭得更加悽惶,所以有人譏笑他為“眼淚鼻涕小說”。劉半農認為《玉梨魂》犯了空泛、肉麻、無病呻吟的毛病。它所流露的“發乎情,止於禮”的道德觀念,不僅遭到“五四”新文學作家的痛斥,鴛派作家為了表明自己的文學立場,也對這部小說嗤之以鼻,五六十年代以來的一些文學史和評論,談到這部小說時,總是把它作為宣揚封建道德觀念,維護封建禮教的標本,這些很值得今天的讀者問一問,《玉梨魂》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應該怎么評價它才比較合乎實際?
首先,我想發表一下個人的意見。我不覺得它是在維護封建禮教。相反。它最後用主人公一個接一個的死來激發人們去反抗那該死的宗法禮教,去打破傳統的封建禮教。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部小說有點自轉的性質。本書作者徐枕亞在無錫鄉下教書時,著名書法家蔡蔭庭的孫子蔡如松,是他班上的學生。如松的年輕寡母陳佩芬能詩善文,由於感謝徐枕亞對其子的愛護教導,欽佩他的才情,相互寫詩、和詩,通過兒子傳遞書信因而產生了感情。但為了擺脫輿論的壓力,經陳佩芬的一再央求,徐枕亞勉強同意與她的侄女蔡蕊珠成婚,婚後感情甚好。但徐母性情暴戾,虐待兒媳,徐枕亞的大嫂不堪凌辱,自縊而死。徐枕亞也兩次被逼與妻子“離婚”,雖然兩次都轉道上海,與妻子秘密同居,但蔡蕊珠卻因經常受婆婆虐待,郁忿成病,加上產後失調,過早去世,沒有這段難忘的經歷,他是寫不出《玉梨魂》的。徐枕亞本身就是封建禮教的受害者,他恨之還唯恐不及怎又會再會去憑寫書去宣揚封建禮教,去毒害青年男女,使他們受和自己一種得罪呢?
一部哀情的文言小說能在新舊思想大衝撞的民國初年引起轟動,決不是偶然的。《玉梨魂》的成功在於它的題材契合了當時大眾的心理,當時西方婚姻自主的思想已傳入中國並為大多數人接受,但同時倫理道德仍然根深蒂固,在當時有勇氣爭取婚姻自主的人還不多,能將這種勇氣變為行動的就更少,因為要想衝破禮法約束,往往會遇到強大壓力,人們會因此面對很多難以想像的困難,會失去很多東西,有時包括自己的生命,於是在這新舊婚姻制度交匯的轉折點上演出了一幕幕愛情悲劇。《玉梨魂》所描寫的這種不違人情卻有違禮法,只有思念之意而無肌膚之親的精神戀愛最適合那個年代半新不舊的讀者的審美趣味,也符合了那個年代的想抗爭卻又缺乏勇氣,只好以眼淚來傾瀉心中的渴望與感傷的傾向。除此之外,《玉離魂》還有很多成功之處。
第一在於它的題材,他選的主人公不再是那些煙塵或失意的女子與懷才不遇的或風流的才子,而是一個落魄書生的與貌美多才的寡婦,他們之間身份的特殊性,注定了他們戀愛的與眾不同。同時,他一改原先戀愛的結果,不再是大團圓,也不再是雙雙殉情,而是女主人公欲愛不能鬱郁而死,寫出了與當時自由戀愛的艱難,男主人公參軍獻身,使人物性格境界得以提升。
第二在於它的獨特的文體形式。本文採用的是四六駢儷的敘事語言,雖是文言,卻不那么晦澀難懂,中間還穿插了大量古典詩詞。作者藉助於這些語言較好地營造了綺麗哀婉、迷離悵惘的情調與氛圍,有利於人物性格的刻畫,這種創作手法明顯借鑑與古典小說《紅樓夢》
第三在於它在改良古典形式的背後,隱含著諸多西方小說的創作因子,如他倆分手時梨娘低吟秦西名劇《羅米婭》中歌詞:“天呀!天呀!放光亮進來,放情人出去”為他送別。第18章《對泣》中石痴以“李知君有東方仲馬之名”的讚譽激勵“余”將這一愛情悲劇寫為小說傳世。第29章《日記》在整體構思上,作者極為明顯的模仿了林譯小說《巴黎茶花女遺事》,尤其是開篇和結尾。小說一開始先以倒敘手法開篇,然後介紹男主人公的身世經歷等,因為引用了筠倩臨終前日記來交待人物最終的命運。還有就是他運用了大量細膩的心理描寫。這是中國小說敘事傳統技法中最缺乏的,因為男女主人公礙於禮教的束縛無法保持接觸,在長達一年的戀情中只見過兩次面,所以思念、牽掛、揣測變成了全文敘述的主要內容。所以作者常常在情景需時候緊接著篇幅不等的靜態的心理描寫,剖析他們的心理歷程。
第四在於它的敘事模式。它突破了中國傳統小說的敘事模式,採用了單一的情節結構,用一人一事貫穿始終,它借鑑域外小說“中心明確”、“不枝不蔓”專寫一對情人之恩怨,這種框架結構增強了小說的整體性和結構的嚴謹性。在敘事結構上,《玉梨魂》突破了以情節為中心的傳統模式,專寫兩人情感的互相摩擦,相互觸動。小說這篇很少用氣力敘事卻全力抒情,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之所以能被寫得如此纏綿、悱惻、哀婉、淒涼,一個重要訣竅就是敘事速度的放慢,心理時間的拉長。《玉離魂》力圖為讀者提供一種情緒體驗,使小說與有抒情因素的增加而具有更強烈的表現意味和主觀色彩,從而產生一種獨特的審美效應。
最後一點在於作者的角色設計。他一面是故事的敘述者,一面又是點評家。何夢霞在白梨影死後,突祭梨花香冢。作者評點:“花可活兒人不蘇!淚有盡而恨無窮,而此一部悲慘之《玉離魂》以一哭開場!亦以一哭收場!”書中這樣的發議論感慨之處極多。
寫它成功之處這么多,並不是否認它一點缺陷都沒有。以上的這些成功之處,有的既是優點,同時也包含著缺點,如以駢文寫景抒情,極易造成詞藻的堆砌,令人生厭。小說中的詩詞過於頻繁,集中地出現使讀者應接不暇、眼花繚亂,並且有些詩詞與情節並無密切的關係,有逞才弄情之嫌,還有他的全力抒情很少全力敘事,既是一大優點又是眾人批評的地方,說他敘事不足。
一部小說不可能十全十美,有優缺點是正常的,評價小說或該流派時應該把它放在當時特定的時代背景里去,不要動不動就扣一個政治的大帽子,該派之所以能存這么長時間,說明它具有當時的文化土壤里生存的能力,我們對此不能輕視。“惟有明白舊的,看到新的,理解過去,推斷將來,我們的文學發展才有希望。”魯迅的話,今天看來仍有現實的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